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5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创立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物理研究所演变而来,是兵器工业集团直管单位,是我国率先从事军用激光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

研究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总占地面积254亩,分为武侯和双流两个工作区。现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中国兵器首席科学6人,集团公司级科技带头人10人,集团公司级青年科技带头人9人,历年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0余人,设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建有博士后工作站。

先后获得40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完成20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数十项科技成果转移形成激光产业集群,曾创下中国激光史上的“五个第一”和装备史上“多个第一”。主办的《激光技术》杂志是学术与技术兼容,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期刊,也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早收录的期刊之一。记录、推广、宣传、交流我国激光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成就,为我国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及应用实时地提供最新信息。

经过60余年的发展,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已从一个从事激光基础研究和器件研制的单位,发展成为以光电技术和制导技术为两大专业方向,在激光武器、激光探测器、光电对抗、激光应用系统、制导技术、光电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科研生产一体化单位,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二、优势特色

研究所是国家重点保军单位,现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科研设备先进齐备,科研环境良好,且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学术一流的导师队伍。

研究所现有博士生导师21名,硕士生导师60余名,导师与学生的辅导比例为1:1,学生基础课期间在高校就读,二年级起在研究所导师的直接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从中获得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

非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申请留所工作的同学可获得优先推荐权;近几年我所毕业生已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100%。

非定向培养博士生学习期间学费由研究所支出,并在在读期间发放生活补贴:一年级:3500元/月;二至五年级:4000/月非定向培养博士生提供住宿,标准为两人一间。

定向博士生学习期间学费(10000元/人/年)由定向培养单位支出,研究所不提供住宿及生活补贴

三、招生专业、招生方式、报考条件

(一)招生专业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招生指标

备注

1

080300

光学工程

学术型博士

13

实际招生指标以国家最终下达为准。

2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型博士

1

(二)招生方式

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采用普通招考的选拔机制。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博士生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已获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具体时间以学校当年开学报到时间为准)。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其中须有所报考博士生导师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军队相关部门的规定办理。

7、现为或原为委培或定向,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考生,报考博士生须征得委培、定向或服务单位的同意。

四、申请材料

1、报名登记表(网上报名后从报名系统下载生成;应届硕士毕业生考生由报名时就读学院盖章,其他人员由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盖章)。

2、两名及以上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格式要求详见《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家推荐表》)。

3、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应届硕士毕业生须由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其他人员须由学习单位或档案所在单位盖章)。

4、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

5、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须提供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由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开具的应届生证明)。

6、《攻读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同时提供能证明本人外语能力、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相关材料(如本人简历、英语水平证书复印件、学术科研成果复印件等)。

7、考生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表复印件。

8、《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思想政治与品德考核表》。

9、《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2025年研究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10、四川省2025年研究生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拟录取后提交)。

考生除应提交上述基本材料外,如果报考导师还要求其他相关材料,也应一并提交,具体规定由研究生办公室安排通知。

五、招生选拔流程

(一)报名

2025年参加博士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报考时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第一次报名时间:2024年12月1日00:00至2025年1月20日23:59

第二次报名时间:2025年2月11日00:00至2025年2月24日23:59

报名和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www.chsi.com.cn)。

考生报考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应选择所要报考的研究所所在的省市为“四川”,然后选择招生单位名称和代码(“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单位代码“83105”)。

第二阶段:网上确认

第一次报名确认时间2025年1月21日00:00至2025年2月10日23:59

第二次报名确认时间2025年2月25日00:00至2025年3月3日23:59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否则不予安排考试。已完成报名的考生请勿重复报名。

注意事项:

1、网上报名前考生应认真查看报名有关通知,并如实、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后续不能参加考核、复试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参加考核、复试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材料提交

材料提交时间预计为2025年3月末,具体提交时间按研究生办公室通知为准。

注意事项:

1、材料提交具体要求和接收地址、邮编、联系人及电话等信息按研究生办公室通知为准。

2、请考生认真准备申请材料并按时提交。若提供材料不符合要求、材料弄虚作假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等造成后续不能参加考核、复试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提交的材料为复印件,研究所不再退还。身份证、硕士阶段学生证或学历学位证书(证明)材料原件由研究所在复试或入学时查验。

4、报名信息和申请材料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考生提供的论文、专著、成果或奖励等发表或获得时间一般要求截至学校当年博士研究生报名结束前。

(三)考核

1、初试日期以研究所公布的考试日期为准。

2、博士研究生初试科目以专业目录为准。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标注的地点为准。

3、复试形式、时间、地点、科目、方式及复试成绩所占权重均由培养单位自定,并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四)录取

本着“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结合博士生招生计划情况,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提出拟录取名单,报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按要求予以公示。

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档案一律调至我所,毕业后自主择业。录取为定向就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须与我所签订相关协议,学习期间不调档、不转户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

考生体检工作在拟录取后组织进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应届硕士毕业考生入学时(具体时间以学校当年开学报到时间为准)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新生报到后,可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组织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学习年限

学制:博士生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最长不超过6年

)其他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现役军人报考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3、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4、考生可直接同我所研究生办公室联系咨询报考事宜及博士生导师联系电话

六、招生咨询

(一)研究生办公室

地址: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七号  邮编:610041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28-68011209  传真:028-85222120

E-mail:cngc_master@163.com

(二)研究所网址

http://bfjg.norincogroup.com.cn/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

 2025 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

  






所在单位


职务

职称


报考单位及

学科、专业


政治、思想、工作表现


何时、何地受过

何种奖励或处分


本人历史上有无

问题?是否经过

审查?结论如何


 

有无重大问题


主要社会关系

有无重大问题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2025 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专家推荐书

 

 

 

 

 

被推荐考生姓名                   

报考学科、专业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印制

       

 

推荐人姓名                  

                         

                        

与考生关系                  

工作单位              

 

 

对考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方面的介绍:

对考生业务水平,外国语水平,科研能力的介绍:

注:此表由推荐人填写后,直接寄往招生单位,被推荐考生本人不得查阅。

从硕士生学习阶段和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情况看,该考生有无继续培养的前途,对考生报考博士生的意见:

 

 

 

 

 

 

 

 

 

 

 

 

 

 

 

 

 

 

 

 

 

 

 

 

 

 

 

 

 

 

 

                 推荐人签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考生编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所在单位名称                 

报考单位名称                 

报考学科、专业                                                                                    

                                  

                                  

 

应试外语语种


报考类别


考试科目一


考试科目二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印制

        




 

     

 

一、本表由考生亲自用钢笔填写,内容力求详尽,字迹务须清楚。如栏内填写已满,可另加附页。

二、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不详”及其原因,如无该情况,亦应写“无”。

三、单位通讯地址,本人通讯地址,不得用简称或写“本市”、“本省”等字样,以免寄发有关通知时投递错误。

四、“家庭成员”是指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对本人影响较大,关系密切的亲友。

五、“报考类别”填写“非定向培养”。

六、其它有关要求请注意招生单位通知。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工资级别


 


婚姻状况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所在单位名称


电子邮件


本人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大学本科毕业学校

 

和学习专业


入学日期


毕业日期


硕士生毕业单位

 

和学习专业


入学日期


毕业日期


除应试外语语种外还掌握哪国语种,程度如何


参加过哪些科研工作写过哪些科研论文,有何译著、何时、何刊物发表


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和处分


配偶情况

   


出生日期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


 

与本人关系

政治面貌

现在何单位任何职务

 有何联系




































































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有无重大问题?



本人历史上有无问题?是否经过审查?结论如何?



学历与经历(从中学开始)

起止年月

学习或工作单位

任何职务


































课程名称

学习总时数

考试或考查

成绩

备注






硕士生毕业论文题目



硕士生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


   

答辩日期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对考生的政治思想表现、业务、外语水平、科研能力的介绍

 

 

 

 

 

 

 

 

 

 

           考生所在基层单位盖章

 

                                     负责人:                       


 

对考生报考意见

 

 

 

 

 

               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负责人:                              


 

招生单位审查意见

 

 

 

         盖章

 

           


 

 



博士生入学考试成绩


单科考试成绩

        

 

 

复试成绩:

 

 














录取意见

 

入学考试委员会(小组)意见:

 

 

 

 

 

 

 

 

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基层单位负责人意见:

 

 

 

 

 

 

签字:

 

       


 

招生单位审查意见:

 

 

 

 

 

                    签字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83266)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83266

联 系 人:刘皓玉    

联系电话:(010)68745111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院实验楼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100086

E-mail:  cast_yanjiusheng@126.com


一、单位简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

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研究院已抓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480余颗航天器,实现290余颗航天器在轨运行,研制的航天器覆盖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研究院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高分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航天任务,为实现我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十分重视空间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0人,15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84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经形成学科专业齐全,管理体制配套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博士生导师200余人,硕士生导师500余人。研究院拥有包括研究生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集同设计实验室等8000多平米的教学实践场地。研究生基础课阶段在研究生部集中授课,研究院为在学研究生提供掌握航天器基础知识、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平台。研究生论文阶段将以预研、在研型号任务及各类基金项目作为论文研究背景,研究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良的实验条件和优厚的助学助研待遇,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学生在学期间一律免收学费,统一安排住宿。博士研究生享有每月助学金,以及研究院各类生活补贴和福利待遇,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意外伤害保险。

学生毕业后择优推荐至研究院各部、所(厂)工作,研究院也可为学生提供双向选择就业及自主创业等就业渠道。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充满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期待着有志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青年学子加入我们的团队,为共同建设航天强国、创造中国航天的辉煌施展你们的睿智与才华。

二、报考须知

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每年举行一次入学考试,报考考生需在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2月28日,将如下材料寄(送)至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1) 填写完整的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 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3) 本科及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4) 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原件,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评议材料及答辩决议复印件;

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报考者免交材料(4),但须提交已学习硕士课程成绩单、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全文、获奖证书复印件及大学外语等级证书复印件等。

2.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 初试时间:2025年3月(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2) 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毕业硕士生免考)、外国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复试为综合考试,主要考查考生思想政治品德、科学研究作风、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理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包括笔试、面试、外语听力、口语等。

(4) 考试地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以准考证标注为准)。

报考“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考生请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人力资源处联系,联系电话:(0931)4585206、4585232;联系人:胡老师;单位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飞雁街100号;通信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飞雁街100号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研招办,邮政编码:730010。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导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9

01真空技术与物理

李得天

郭美如

成永军

冯  焱

①1001英语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3真空物理

510

02表面科学与工程

熊玉卿

许  旻

周  晖

冯煜东

①1001英语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4固体物理

510

03空间环境效应及控制

李得天

杨生胜

①1001英语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3真空物理或3016电子技术

510

04空间电推进技术与工程

王小军

顾  左

郭  宁

①1001英语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3真空物理或3014固体物理或3016电子技术

510

05空间电子技术

李文新

①1001英语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6电子技术

510

06原子频标技术

陈  江

①1001英语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7量子力学

510

07测量技术与仪器

李得天

郭美如

成永军

冯  焱

①1001英语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3真空物理

510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8

01智能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

吴宏鑫

袁  利

刘一武

雷拥军

张  军

刘成瑞

王淑一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1自动控制理论

502

02智能自主交会对接

解永春

同上

502

03航天器智能控制

宗  红

邢  琰

刘潇翔

同上

502

04 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

何英姿

魏春岭

汤  亮

黄翔宇

孟  斌

同上

502

05 航天器姿态测量和智能感知

王  立

赵春晖

武延鹏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1自动控制理论或3010数字图像处理

502

06 计算机控制

杨孟飞

华更新

刘  波

顾  斌

乔  磊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2计算机控制

502

07 航天器执行机构

李  永

魏延明

张激扬

张  强

张  猛

姚兆普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1自动控制理论或3004高等传热学

502

08控制软件可信保障

杨孟飞

华更新

顾  斌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2计算机控制

502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8

01航天器总体设计

周佐新

王  翔

潘  腾

谭春林

赵会光

贾  阳

朱安文

孙  波

孙  京

徐小平

张  熇

高  峰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3航天器设计

总体部

周志成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3航天器设计

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刘兆军

李劲东

张润宁

张庆君

王世涛

曹海翊

李  果

邱家稳

刘  杰

同上

遥感卫星总体部

崔玉福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3航天器设计

航天东方红

02航天器热控制

苗建印

张红星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4高等传热学

总体部

03航天器信息与电子系统

杨  宏

孙泽洲

刘治钢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5通信原理

总体部

杨志群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5通信原理

513

刘  民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13真空物理或3015电子技术

514

万成安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5通信原理或3015电子技术

529

王海涛

杨红乔

丁庆海

李集林

尤启迪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5通信原理或3006计算机体系结构

503

04航天器电磁技术

李  军

殷新社

李胜先

崔万照

万继响

方进勇

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7微波技术与天线理论

西安分院(504所)

05航天器结构设计与分析

王耀兵

罗文波

从  强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8有限元法

总体部

肖  勇

马小飞

张华振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8有限元法

西安分院(504所)

韩建超

祁俊峰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8有限元法

529

06航天器动力学与自主控制

于登云

王大轶

杨  雷

邹元杰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01自动控制理论

总体部

07航天信息处理技术

岳富占

程子敬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③3005通信原理

503

08航天器通信技术

刘乃金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③3005通信原理

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黄普明

陶  滢

同上

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董  涛

同上

503

周  诠

张立新

钟兴旺

尚  社

蒙艳松

翟盛华

同上

西安分院(504所)

09航天光学遥感技术

王小勇

阮宁娟

马文坡

曹东晶

黄巧林

林  喆

李  博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2003矩阵理论 ③3001自动控制理论或3008有限元法或3010数字图像处理或3011遥感原理

508

10航天器返回与着陆技术

高树义

荣  伟

黄  伟

滕海山

①1001英语   ②2002数值分析或

2003矩阵理论 ③3001自动控制理论或3003航天器设计或3008有限元法

508

11空间环境工程

杨晓宁

王  晶

季启政

刘守文

易  忠

姜利祥

刘  闯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2空间环境工程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卢耀文

张书锋

①1001英语 ②2001高等数学   ③3012空间环境工程或3013真空物理

514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农业机械领域成立早、规模大、专业门类全的唯一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农机院作为国务院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我国农业机械及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机构。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行业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院士导师2名,国家科技领军人才9名,国家“杰出工程师”5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6名,农业农村部岗位体系专家5名。

中国农机院始终秉承推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和“播种绿色、收获健康”的发展愿景,建立了完善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饲草料生产科技创新联盟等国家级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重大战略起草的依托单位。

中国农机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总部位于北京奥运村核心地区,毗邻国家高等学府院校,紧邻鸟巢、水立方等双奥场馆。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 “双向选择”就业,择优留院工作,优先解决北京户口。

中国农机院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舒适的食宿环境,是青年人求学深造、学以致用、实现理想的国家级院所,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踊跃报考我院!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1.学术学位: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拟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10人;

2.专业学位:机械(0855),拟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5人和非全日制、定向博士生5人。

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招生类别

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领域

拟招生人数(人)

指导教师

学术学位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农业机械装备及技术

3

王振华

刘立晶

吴海华

农业装备智能测控技术

2

苑严伟

周利明

农业机器人工程

2

赵博

伟利国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装备

2

吕黄珍

杜志龙

表面工程与增材制造技术装备

1

何箐

专业学位

0855

机械

机械工程

5

苑严伟

周利明

吕黄珍

何箐

杜志龙

农机装备工程

3

王振华

刘立晶

吴海华

机器人工程

2

赵博

伟利国

二、招生类型

1. 申请-考核: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通过“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

2.硕博连读:从中国农机院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三、学制年限

学术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均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学术学位硕博连读生学制为6年,最长修业年限为8年(含硕士阶段)。

四、报考条件

报考人应符合以下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 身心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一般在40岁(含)以下。

3. 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

4. 报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需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报考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还需曾在国家重点行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中发挥技术骨干相关作用,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取得一定成果。

5. 3年来在本学科(专业)作为主要完成人取得的高水平论文、发明专利、科研/工程成果合计不少于2项。

6. 学位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已获得工学门类相关硕士或博士学位;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工学门类相关硕士学位;

3)在国(境)外获得工学门类相关硕士学位的报考人,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7. 符合对考生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详见下表)。英语成绩的有效时间为5年以内。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应届毕业生,在读期间的四、六级英语成绩不受时间限制。英语水平证明材料超过5年的,须有近3年内在本学科(专业)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至少1篇或国际发明专利至少1件。

  对考生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

英语四级

英语六级

TOEFL

雅思A

专业英语

四级

专业英语

八级

WSK

PETS-5

425

425

72

5.5

60

60

60+3

8.  硕博连读报考人应符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五、申请材料

考生须提交的申请材料主要包括:

1.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 个人情况介绍:从基本情况、学习工作简历、科研经历三个方面介绍。基本情况包括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身体情况等;科研经历包括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奖等情况;含近期1寸免冠彩色照片。

3. 博士研究计划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计划,拟研究内容应符合报考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含拟研究的科学技术问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等,不少于3000字。

4.  证件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往届硕士毕业生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的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应届硕士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须复印封面、个人信息页和注册章页。

5. 硕士成绩单:盖有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的硕士成绩单。应届生须提交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的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往届生须提交由档案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档案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若无工作单位,须由档案存放管理部门提供档案内存放的硕士课程成绩单的复印件,并加盖档案存放管理部门公章。

6. 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格式见附件1),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公章,在职人员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

7.  专家推荐书:由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职称专家填写的推荐书(写推荐书的专家需提供正高级职称证明材料,格式见附件2)。

8.  硕士学位论文:往届硕士生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9. 研究成果: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10. 英语成绩证明材料:英语四、六级、TOEFL、雅思A类、专业英语四、八级、WSKPETS-5),其他英语成绩不能作为申请的报名条件,只能作为英语能力的补充材料。

11. 体检报告:报名考生须提供至少3个月内当地二甲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12. 其他:其他可以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补充材料。

考生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如实提供上述所列申请材料,须按A4纸大小,按照顺序从上到下整理成册。电子版文件依序打包压缩到一个文件中,文件名为“2025博士申请-姓名”。如发现考生提交虚假材料、作弊及其它违纪行为,将根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录取资格及学籍等,相关后果由考生承担。

六、申请程序

报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考生(含硕博连读考生)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博士生招生管理系统,按照网站提示进行网上报名、缴费,并按照我院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经资格审核公示,符合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综合考核。

1.  网上报名

1)第一批次报名时间

申请考核制招生:2024124日—2025228

硕博连读招生:2024124日—2025228

该批次以申请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为主,兼顾申请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2)第二批次报名时间

申请考核制招生:2025322-2025430

该批次以申请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为主,兼顾申请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3)第三批次报名时间

申请考核制招生:2025517-202562

同一考生仅能进行一个批次的报名,多次重复报名无效。

2. 信息确认、缴费

请仔细核对报名信息,成功支付报名费后,点击“确认无误”提交,方视为完成网上报名信息确认。

考生需在该阶段报名结束之前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缴纳报名费用200元,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核,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3.   提交材料

1)第一批次报名

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时间:202532日前。

2)第二批次报名

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时间:202556日前。

3)第三批次报名

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时间:202564日前。

考生请按照报名批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上述所有申请材料的电子版依序打包上传中国农机院研招办邮箱grs@caams.org.cn邮件命名为:“2025年博士申请-姓名”,并将上述所有申请材料的纸质原件依序装订成册,邮寄至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

无论录取与否,考生所交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七、考核程序

1.     申请资格审核

1)资格审核:审核考生报名信息,确定符合基本条件的考生名单;

2)专家复审:组织专家审核考生学术能力、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质,按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进入考核程序的考生名单。

3)结果公示:对进入考核程序的考生名单在院网站公示。

考生须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若发现考生存在材料造假、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中国农机院可随时取消其申请资格。

2.  综合考核

1)考核时间

第一批次:2025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第二批次:20255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第三批次:20256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考核前准备

考核前,考生需签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考生诚信承诺书》(附件3),未做出诚信承诺者不予考核。

3)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英语水平等方面,全面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英语听说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等。

考核形式包括综合笔试与综合面试两部分。

①综合笔试部分:

主要考核英语阅读翻译能力、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综合笔试成绩=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80%+英语阅读翻译能力20%

综合面试部分:

主要考核英语听说交流能力、思政与综合素质、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时间不少于30分钟,满分为100分,综合面试成绩=思政与综合素质40%+专业知识背景与经验、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40%+英语口语听力20%

4)综合考核流程

  综合笔试(90分钟):带必要的计算器、画图尺、铅笔等文具。

 综合面试(≥30分钟):个人科研情况PPT汇报,英语听说能力考察,考核专家组提问与考生回答。

考核完成后,告知考生综合考核结束,提醒考生考核内容不得上网或告知他人。

考核专家组成员对考生的综合考核给出考核分数(百分制),并给出本次“申请-考核”明确的是否录取的建议。

3. 录取公示

1)确定考核结果:根据资格审核、综合笔试、综合面试三方面的考核成绩确定排名,考核成绩=资格审核×40%+综合笔试×30%+综合面试×30%

2)确定录取名单:根据考核排名,并结合分配的招生指标,确定录取名单。

3)公示考核结果:综合考核工作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公示考生的考核成绩和排名以及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无异议后,通知被录取的考生。

八、在读期间的待遇

1.  学费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免收学费,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缴纳学费3万元/学年。

2.  学制内享受助研津贴、用餐补助、“一老一小”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

3.  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和自设院长奖学金、学习优异奖学金,提供独立卫浴的研究生公寓;

4.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双向选择就业,择优留院工作,优先解决北京户口。

九、其它事项

1. 原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劳动合同的在职人员考生,与定向单位或所在工作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无法录取的后果,中国农机院不承担责任。

2. 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中国农机院请假。无故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学位学历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3.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初试、复试等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4.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国农机研究院不举办任何性质的辅导班,不提供往年科目试题。

5. 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不一致之处,中国农机院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未尽事宜,按教育部有关招生规定执行。

十、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82715

    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北沙滩一号

邮政编码:100083

联系部门: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

  人: 杜老师、常老师

    话:010-64882504010-64882532

E-mailgrs@caams.org.cn

附件1: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

附件2:专家推荐书

附件3:中国农机院博士研究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24124


公示航天工程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结果(第一批)

202411月14日至15日,大学组织完成2025年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材料审核体能测试、体检政治审查等环节考核,对达到录取基本条件的考生(①笔试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面试成绩不低于60分面试小组录取意见为“建议录取”;②资格审查合格;③政治背景审查合格;④体能测试合格;体检合格),按照总成绩(总成绩=材料审核成绩×15%+面试成绩×35%+笔试成绩÷2×50%,满分100分从高到低排序,根据各学科招生计划依次录取。现将拟录取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4112912月12日。

公示期内,如有疑问,请联系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6364780。最终录取结果以上级主管机关批复为准。


航天工程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结果(第一批

序号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学科专业

材料审核

面试

英语

专业课

总成绩

拟录取意见

入学时间

1

910365200000024

李宗育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87.2

90.8

81

79

84.86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

910365200000022

陈飞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85.6

91.4

70

77

81.58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3

910365200000025

张凯晶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77.4

87.8

67

89

81.34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4

910365200000021

岳瑞君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80.8

84.8

74

83

81.05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5

910365200000023

黄飞耀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71.8

85.9

79

71

78.34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6

910365200000020

梁雨田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77.8

89.1

74

61

76.61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7

910365200000027

江文杰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62.4

88

65

73

74.66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8

910365200000026

杨春生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69.6

84

64

63

71.59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9

910365200000009

侯顺虎

信息与通信工程

97.6

93.6

86

96

92.90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10

910365200000006

李钰海

信息与通信工程

90.4

94.2

80

85

87.78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11

910365200000004

曾庆尧

信息与通信工程

85

92

79

85

85.95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12

910365200000003

张雨溪

信息与通信工程

51.4

92.8

83

93

84.19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13

910365200000001

王弘毅

信息与通信工程

79

90.4

74

73

80.24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14

910365200000018

李文玄

信息与通信工程

59

91.6

75

60

74.66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15

910365200000011

董尧尧

信息与通信工程

95.4

92.8

68

86

85.29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16

910365200000005

陈盛金

信息与通信工程

72

88.8

72

84

80.88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17

910365200000002

邓琳星

信息与通信工程

48.8

84.8

69

78

73.75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18

910365200000012

赵永祥

信息与通信工程

62

86.2

72

56

71.47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19

910365200000007

雷明

信息与通信工程

43.8

86.6

66

64

69.38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0

910365200000016

肖晰

信息与通信工程

49.8

86.2

71

52

68.39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1

910365200000008

华珍珍

信息与通信工程

50.2

83.2

64

58

67.15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22

910365200000010

吴昊旻

信息与通信工程

46

81.6

65

61

66.96

建议录取

秋季入学

23

910365200000017

任政广

信息与通信工程

47.4

83

70

52

66.66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4

910365200000036

王子超

军队指挥学

71

94.8

92

81

87.08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5

910365200000032

李明磊

军队指挥学

84.5

95.4

66

72.5

80.69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6

910365200000038

苏威企

军队指挥学

57

94.4

78

77

80.34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7

910365200000037

刘昀铮

军队指挥学

79

95.4

65

72

79.49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8

910365200000034

张竞菡

军队指挥学

63

94.2

81

76.5

81.80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29

910365200000031

郑筱

军队指挥学

50

93.2

88

77

81.37

建议录取

春季入学

30

910365200000030

何志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77.4

81

47

65

67.96

笔试成绩未达线

拟不录取


31

910365200000013

张越

信息与通信工程

93

92.8

74

47

76.68

笔试成绩未达线

拟不录取


32

910365200000015

江胜

信息与通信工程

57

91.4

75

45

70.54

笔试成绩未达线

拟不录取


33

910365200000019

刘伟

信息与通信工程

47.4

62.8

79

15

52.59

笔试成绩未达线

拟不录取


34

910365200000033

李圆方

军队指挥学

68

91.8

72

66.5

76.96

总成绩排名靠后

拟不录取


35

910365200000035

鞠成诚

军队指挥学

64

91.8

68

66.5

75.36

总成绩排名靠后

拟不录取


 


2025年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通知


一、报名须知:

(一)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  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不得超过45岁;

4.  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  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同等学力人员,即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4  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七〇三所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

5 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现场确认时须提交认证证书)。

6.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二)报名时间:即日起—2024年1220

(三)报名材料:报考人员需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和A4纸质版一式两份

1. 《博士报考登记表》;

2. 《专家推荐信》(2份);

3. 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前补交);

4. 个人简历;

5. 身份证复印件;

6. 本科、硕士成绩单;

7. 硕士论文(附评议书);

8. 已发表文章、各项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

9. 政治试申请。

二、考试时间:20252旬(具体时间另通知)。

三、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082402 轮机工程

研究方向:     

01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高等气体动力学  3.高等工程热力学

02船舶动力机械气动理论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高等气体动力学  3.高等工程热力学

03船舶动力传动装置性能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机械动力学  3.机械强度与设计理论

04涡轮机机械强度及其动力学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高等气体动力学  3.转子动力学

 

                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2024年1120



一、报名须知:

(一)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  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不得超过45岁;

4.  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  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同等学力人员,即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4  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七〇三所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

5 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现场确认时须提交认证证书)。

6.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二)报名时间:即日起—2024年1220

(三)报名材料:报考人员需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和A4纸质版一式两份

1. 《博士报考登记表》;

2. 《专家推荐信》(2份);

3. 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前补交);

4. 个人简历;

5. 身份证复印件;

6. 本科、硕士成绩单;

7. 硕士论文(附评议书);

8. 已发表文章、各项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

9. 政治试申请。

二、考试时间:20252旬(具体时间另通知)。

三、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082402 轮机工程

研究方向:     

01新型热力循环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高等气体动力学  3.高等工程热力学

02船舶动力机械气动理论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高等气体动力学  3.高等工程热力学

03船舶动力传动装置性能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机械动力学  3.机械强度与设计理论

04涡轮机机械强度及其动力学研究

考试科目: 1.英语或俄语  2.高等气体动力学  3.转子动力学

 

                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2024年1120

2025年第一批“申请-考核”制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

报名号

姓名

学科

外语

成绩

材料

成绩

综合

考核

总成绩

9110199810

林子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5.5

83.86

86.00

83.31

9110199797

余学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

87.71

82.71

82.04

9110199890

张佳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2

82.71

83.86

81.33

9110199812

王奕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4

75.00

81.57

76.84

9110199937

付阳

生物医学工程

60

88.57

94.14

89.11

9110199933

宋景新

生物医学工程

63

93.29

92.86

90.05

9110199866

王雅博

生物医学工程

42

81.86

82.29

78.13

9110199994

郑丽莉

生物医学工程

70

92.00

90.14

88.68

9110199972

崔子键

生物医学工程

49

85.86

92.86

86.37

9110199769

夏行宇

控制科学与工程

66

85.20

90.43

86.42

9110199902

张磊

控制科学与工程

63.5

84.40

84.57

82.41

9110199764

邱学凯

控制科学与工程

44

78.40

88.14

80.81

9110199750

蔡保杰

控制科学与工程

45.5

77.80

79.71

75.72

9110199970

陈佳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6

89.60

91.00

87.08

9110199981

魏星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8.5

88.60

86.14

85.12

9110199924

滕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7.5

88.60

88.57

84.47

9110199977

孙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9

89.20

84.57

82.40

9110199768

代天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8

85.40

84.71

83.25

9110199903

吕明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3.5

87.80

86.00

84.29

9110199845

汪东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5

88.40

85.00

83.67

9110199983

蒋文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0.5

81.20

86.57

83.35

9110199943

张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2.5

87.60

87.29

82.90

9110199757

许连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4.5

81.20

88.14

82.70

9110199809

唐述凝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2

84.00

85.14

82.49

9110199732

邹楚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6.5

82.20

84.00

81.71

9110199777

王林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4.5

82.60

84.00

81.63

9110199923

王朝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6.5

82.80

83.57

80.63

9110199877

王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6

80.40

82.57

80.26

9110199728

穆慧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9.5

81.40

82.71

80.00

9110199776

冯泽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5

80.80

84.00

79.14

9110199912

段星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9.5

80.40

78.43

79.13

9110199980

李贺希

兵器科学与技术

62

93.14

90.67

88.54

9110199945

宋震

兵器科学与技术

68

88.29

89.86

87.20

9110199837

陈雨

兵器科学与技术

57.5

91.29

90.43

87.40

9110199892

赵子浩

兵器科学与技术

71

87.67

88.67

86.60

9110199976

牛韶阳

兵器科学与技术

58.5

91.43

88.86

86.60

9110199848

王瑶

兵器科学与技术

70.5

79.57

89.57

84.66

9110199957

刘峰

兵器科学与技术

54.5

86.43

86.71

83.41

9110199947

郭千黛

兵器科学与技术

68.5

72.83

90.67

83.10

9110199869

王瑞泽

兵器科学与技术

70

77.14

85.71

81.57

9110199782

刘文杰

兵器科学与技术

54.5

74.14

89.29

81.27

9110199784

叶贺霞

兵器科学与技术

62.5

86.86

80.71

80.73

9110199731

李启东

兵器科学与技术

58.5

72.29

88.14

80.42

9110199842

孔丁羚

兵器科学与技术

48

80.57

85.29

80.15

9110199997

彭浩

兵器科学与技术

56.5

74.50

86.71

80.03

9110199735

牛涌祥

兵器科学与技术

49

79.67

83.29

78.78

9110199971

张欣月

核科学与技术

75.5

94.83

90.00

90.00

9110199817

李崇伟

核科学与技术

49

90.00

88.33

84.90

9110199871

卢忻

核科学与技术

72.5

87.86

72.83

77.31

9110199954

刘帅彬

核科学与技术

59.5

88.83

86.00

84.20

9110199922

张欣

核科学与技术

53

83.14

75.83

75.74

9110199748

王彦斌

核科学与技术

63.5

62.50

80.43

73.36

9110199899

王冠博

核科学与技术

57.5

60.00

78.67

70.95

9110199996

赵晓坷

土木工程

61.5

86.90

90.48

86.51

9110199791

贾艺凡

土木工程

55

86.90

90.50

85.87

9110199788

潘凯星

土木工程

78

83.32

91.00

87.40

9110199816

王寅卯

土木工程

53

76.98

81.90

77.53

9110199832

冯旭亮

土木工程

59.5

77.50

85.76

80.66

9110199931

张威

土木工程

55.5

70.20

84.14

77.09

9110199854

张谨麟

土木工程

58

80.80

89.52

83.75

9110199846

闫洪祥

土木工程

64

80.50

87.24

82.89

9110199742

李淳

土木工程

47.5

74.60

84.05

77.56

9110199987

李镕辛

土木工程

58

86.18

91.98

86.84

9110199948

林永乐

土木工程

40.5

67.60

83.93

74.69

9110199835

郭珂宇

土木工程

26.5

67.00

87.93

75.51

9110199872

高文博

土木工程

55.5

71.90

87.19

79.43

9110199905

慕孟

土木工程

40.5

78.40

88.67

80.77

9110199898

王益民

力学

57

90.60

89.57

86.62

9110199990

张宇

力学

60

87.20

90.14

86.24

9110199823

杨华果

力学

64

86.40

89.71

86.15

9110199778

吴昊天

力学

78

85.20

87.71

85.99

9110199804

赵照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50

89.60

90.29

86.05

9110199840

张宁

力学

62

85.60

85.57

83.22

9110199820

孟佳

力学

66

89.00

89.14

86.79

9110199793

李汨剑

力学

63

87.60

88.86

85.89

9110199973

温淋雄

力学

64

86.20

87.29

84.63

9110199861

宋嘉豪

力学

67

84.20

87.29

84.33

9110199733

李雯玉

力学

66

83.00

84.43

82.16

9110199894

张家俊

力学

63

88.80

81.29

81.71

9110199896

谢晴

力学

47

87.60

84.43

81.64

9110199946

范虹伶

力学

53

84.60

84.57

81.42

9110199998

杨平平

力学

54

89.80

80.86

80.85

9110199795

刘畅

力学

51

83.20

84.29

80.63

9110199944

蹇胤霖

力学

51

88.60

81.00

80.28

9110199827

郑绍龙

力学

58

87.60

78.86

79.39

9110199860

李瑞闯

力学

62

80.40

80.43

78.58

说明:公示期7天,政治考核、体检审核不合格的将取消入学资格。

咨询及监督请联系军事科学院招生办公室010-55475534,电子信箱jkyjsyyjjy@163.com。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一)空气动力学

  1.徐华舫,《空气动力学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

  2.李凤蔚,《空气与气动动力学引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刘沛清,《空气动力学》,科学出版社


(二)自动控制原理

1.卢京潮主编,《自动控制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刘慧英主编,《自动控制原理 导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三)材料力学

1.苟文选,《材料力学I 、II》,科学出版社

2.刘鸿文,《材料力学1,2》,高等教育出版社

3.单辉祖,《材料力学1,2》,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信号与系统

1.段哲民等编,《信号与系统》,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范世贵等编,《信号与系统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五)飞行器总体设计原理

1. 李为吉,《飞机总体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余雄庆,《飞机总体设计》,航空工业出版社

3. [美]雷曼尔著、钟定逵等译,《现代飞机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

4.顾诵芬,《飞机总体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5.李为吉,《现代飞机总体综合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6.王和平,《现代飞机总体设计 (中英对照)》,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