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浙江海洋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一、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浙江海洋大学,招生代码:10340。办学地点: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

二、招生类型、专业及招生计划

(一)我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三)学校学术学位点除海洋生物学(中意项目)外均按一级点招生;专业学位点除农业、电子信息外均按一级点招生。

(四)具体各招生专业、拟招生人数详见《浙江海洋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五)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录取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及报名流程

(一)报考条件

符合国家公布的2025年报考条件和学校相关专业要求(参见《浙江海洋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研究生。其中,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必须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二)报名流程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

1.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参加报名,查看报名须知、招生单位招生章程及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有关报名、考试安排事项等,按要求如实填写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含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2)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3)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

考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要准确如实填写本人奖惩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学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2)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3)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4)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主要用于通知复试、寄发录取通知书等事宜,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门牌号或信箱号、邮编等)及联系电话,此信息须确保在2025年9月底前有效。

四、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五、考试

(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均分为两个阶段:初试和复试。

 试:2024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试: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2025年4月底前完成。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学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学校公布。

(二)在复试前学校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三)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学校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

(四)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由学校自行组织,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五)旅游管理公共管理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同等学力加试政策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加试。

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学校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学校各专业体检要求。

六、录取

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七、培养方式及学制

(一)各专业(领域)培养方式见各专业(领域)培养方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同一标准的培养方式

(二)全日制研究生学制公共管理为2.5年,其余均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公共管理2.5年,其余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具体见各专业(领域)培养方案。

全日制研究生采用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非脱产在校学习方式。

2025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在浙江海洋大学定海校区开展培养工作,其他学院研究生在长峙校区开展培养工作,学生住宿以当年度两个校区宿舍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八、收费标准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所有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费标准以入学当年省物价局批准的标准为准,具体见学校计划财务处网站公布标准。

九、全日制研究生奖助政策

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王成海奖学金、海燕奖学金、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

十、毕业证与学位证

被我校正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相应的学位。

十一、报考咨询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行政楼212 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

 话:0580-81806902261673;18957215337

E-mailzjyzb@zjou.edu.cn

 站:http://yjsyzs.zjou.edu.cn/

十二、其他

1.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本章程由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按教育部规定执行。


中国地质科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科学院1956年建院,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综合型地学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地质调查现代化的火车头,致力于解决我国地质矿产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

中国地质科学院招收培养研究生始于60年代初,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1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具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欢迎热爱地质事业的广大有志学子报考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招生计划

中国地质科学院2025年拟计划招收72名博士研究生。其中:中国地质科学院自主招收40名,与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招收32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

二、学习方式和基本学制

202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方式全部为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制以高校公布为准。

三、招生方式

202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采用“申请-考核”推荐免试直博生硕博连读招生选拔方式。

“申请-考核”制要求考生提交攻读博士学位申请材料,选拔方式的考核形式为综合考核。

推荐免试直博生、硕博连读招生相关要求另行发布。

四、申请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二)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其中获得国(境)外硕士学历学位人员,学历学位证书须在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三)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申请,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2.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四)申请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和科研能力,具体为:

1.英语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托福TOEFL(IBT)成绩72分(含)以上(五年内)。

2)雅思IELTS(A 类)成绩5.5分以上(五年内)。

3)GRE成绩达到1200分,新标准不低于310分(五年内)。

4)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425分以上或四级考试(CET-4)550分以上。(五年内)

5)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考试(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不低于60分,WSK(PETS5)不低于45 分。(五年内)

6)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连续学习达1年及以上,并获得留学国硕士及以上学位学历证书,须在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7)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过英文SCI(SCIE、SSCI)检索论文。

8外语水平未达到所列要求者,须参加我院统一组织的英语测试我院将根据符合1-7项英语水平条件生源情况,酌情确定是否组织英语测试。测试时间及具体要求届时关注研究生院招生网页发布的通知。

2.科研成果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近五年内):

1)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国际高水平期刊公开发表与本学科专业、相近学科专业或与拟申报学科专业相关的论文1篇及以上。

2)以第一作者公开出版与所学或申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1部。

3)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或国家发明专利1项。

4)获得与所学或申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含地调局)(排名前五)科技成果奖励。

(五)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体检标准要求。

(六)申请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招收博士研究生,须同时满足联合培养高校的报考条件要求。

报考类别为定向的考生一般应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选拔推荐的本单位优秀在职人员。

五、网上报名

    2025年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报名并提交报考信息,支付报名费(200元/人)、网上下载《准考证》等。网报时间内未支付报名费视为报名无效。一旦缴费成功,报名费不予退还。

(一)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17日-2024127日,考生按照报考方式结合网站的具体通知在规定时间下载、上传、提交相关规定材料。

(二)申请材料提交要求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提交以下纸质版及电子版报名材料:

1.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附件或网上报名系统中下载)

2.《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单位意见”一栏必须由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主管研究生就业的部门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注明报考类别是否“定向”培养,一经确认不能修改)。

3.思想政治情况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填写、按要求盖章)。

4.申请人二代(三代)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一张A4纸上)。

5.硕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籍学历相关证明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应届硕士生:硕士研究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注册申请(http://www.chsi.com.cn/xlcx/));

(2)已获硕士学位者:硕士学历证书、硕士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2001年前已毕业的考生提交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认证报告。

3)国外获得硕士学位者: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7.硕士成绩单:①应届生课程学习成绩需提供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原件,还应提交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复印件。②往届研究生可用加盖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考生《在校学习成绩单》”。

8.外语水平能力证明复印件。

9.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授权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10.硕士学位论文情况: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供硕士学位论文概要和创新情况等,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进展等。

11.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等,不少于3000字),考生要亲笔签名。

12.两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正高级(或相当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推荐书)。须分别密封并由推荐专家在封口骑缝处亲笔签名(网上报名系统下载表格,内容可打印,签名需要推荐人亲笔签名)。

13.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须提交工作单位同意全时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证明。

外语水平未达到所列要求者,报名时必须在备注栏填写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否则不予安排考试。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思想政治理论,综合考核时加试两门专业课。

     (三)报考材料寄送

所有材料电子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上传https://gsas.cags.ac.cn/logon),纸质版材料请用A4纸印制,按封面及目录规定材料顺序装订,确认材料齐全后再寄送。(仅接收EMS 邮寄相关材料,不接收快递公司快件。截止时间为20241215日,以收件日期为准,逾期不再接收。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若未按时提交或提交材料不全,申请将不予受理)。

六、选拔与录取

(一)资格审核

1.报考条件审核

研究生院对申请者的报考条件进行审核校验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英语水平能力证明、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授权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等证明材料原件是否齐全;书面报名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与网上报名信息是否一致。

2.学术审核

1)招生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组成不少于3人的专家审核小组含报考导师,对考生的学术成果进行集中审核,主要审核考生硕士阶段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概要和创新情况(应届硕士毕业生为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进展)、科研经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奖等情况、专家推荐意见、考生个人陈述等材料全面审查,尤其须逐项审核考生所提供的学术成果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2)审核小组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术潜质和综合素质作出评价。评价结论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合格。

3.资格审核通过者名单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考生方可进入综合考核阶段。

(二)综合考核

招生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组成不少于5名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职务职称的导师和同行专家组成的综合考核专家组。综合考核专家组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进行考核。

综合考核包括思想品德考核、英语水平考核及综合素质考核。

1.思想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现实表现,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等部门加盖印章。同时,在综合过程中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进行考核,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英语听力、口语水平考核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考核总分30分。

3.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察申请人的科研素养、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培养潜质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考察,考核形式可以采取笔试、面试或笔试面试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总分70分。

综合考核过程中考核小组要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每位考核专家当场独立打分,考核总成绩(满分100分)为英语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之和,考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为所有专家给定成绩的平均分。综合考核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同等学力考生还需要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由各招生单位自定。

跨专业领域考生一般需加试(笔试)一门本专业的专业课。由专家审核小组,根据申请材料审核情况提出建议。

(三)录取

招生单位根据招生计划,综合考核结果,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提出拟录取建议名单研究生院按照招生计划以及考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对拟录取建议名单进行审核,报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公示,公示无异议录取为当年博士研究生。

、监督机制

1.我院建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资格审核小组、综合考核专家组的分级审核制度,制定具体措施,规范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立由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巡视组对考试(笔试)、面试考核进行全过程监督。

2.对违规违纪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

3.对招生导师在招生过程中有违规违纪行为,将视情节轻重,取消该导师当年乃至以后的招生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督电话010-68992238。

、学费及奖助体系

(一)学费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我院学费标准为:10000元/人·年。

(二)奖助学金

我院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水平,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以及资助研究生学费,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请访问网站https://edu.cags.ac.cn/#/dky/list/barId=dtxg_pyhd/index=5/cmsNavType=1

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有关说明

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2025年我院继续与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肥工业大学开展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其中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具体招生工作由北京大学组织和录取,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在北京大学报名。

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按照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协议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享受相关待遇。

十、其他

1.考生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要求见我院网站通知,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考生的报考类别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录取类别与报考类别一致,报名后不得更改,考生须慎重填写。

1)非定向研究生

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研究生,人事档案必须转入我院,否则无法入学报到。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

2)定向研究生

录取类别为定向的研究生,不转人事档案、户口,毕业后回原单位。

3.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有关信息通过研究生院网站招生栏目发布请考生随时关注。考生也可发邮件或电话咨询拟报考招生单位相关报考事宜。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节点)不符的事项,以新政策为准。我院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5.考生入学报到前,如果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务必及时通过邮件或者电话联系告知研究生院。

6.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中国地质科学院

单位代码:82501

报考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张老师,电话:010-68999643,邮政编码:100037

招生咨询电话:010-86411648 ;010-86411633;010-68992238

电子邮箱:yjsyzs21@126.com

    研究生院主页:https://edu.cags.ac.cn/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单位代码:83276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65年10月,是国家为航天工程和装备发展所布局的唯一集计算机、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是中国微电子发源地之一、中国航天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奠基者、中国微系统集成技术与产品研制的先行者、中国航天装备自主可控和嵌入式综合电子系统技术领域的引领者、中国军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的中坚力量。建所59年来,创造了中国微计算机、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取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文明单位” “高技术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励1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9项。

我所坚持“人才强企”理念,始终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我所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基石。造就了全国劳动模范、“百位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罗健夫,中国集成电路专业著名专家、俄罗斯外籍院士黄敞,中科院院士沈天慧、沈绪榜等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模范人物。

我所自1978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培养了90余名博士研究生,500余名硕士研究生。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招生。

我所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指导教师力量雄厚,研究生导师5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专家20余名;有优良的实验条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有丰富的中外文献资料。

目前,我所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开拓与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欢迎有志于我国航天事业和从事计算机、电子专业科学研究的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报考。

 

二、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老师  张老师

联系电话:029-88609000转8203               E-mail: yjsb771@126.com

通信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198号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710065

 

三、招生目录

(一)报考须知

(1)2025年我所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学制4年,全日制,定向培养。

(2)我所2025年博士招生报名时间为: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4月15日,考试时间为:2025年4-5月。考试地点为:本所研究生部。

(3)考生需持《学位证》、《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到本所研究生部报名,外地考生可函报。

(4)考生须登陆研招网“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填报,如实填写本人信息和提供真实材料。

(5)2025年我所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

(6)考生须提交如下材料

①《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②《2025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政治审查表》

③《2025年博士报名信息表》

④本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

⑤两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具有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书

⑥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单(须加盖所在学院或学校学习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⑦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如CET-6、TOEFL、IELTS等的证书或成绩单)

⑧科研成果和能力证明材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论文正式录用函、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证明、承担科研情况简表、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⑨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应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简介及研究进展)

⑩学历学位证明材料: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提交本科、硕士学位证书及学历证书,本科、硕士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学位认证报告;应届生需提交本科学位及学历证书、本科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硕士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人员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二)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

教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杨靓、唐磊、龚龙庆、刘泽响、钟升、李海松


①111英语

②21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③311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

02 计算机软件

王培、钟升

03 人工智能

刘泽响、贺占庄、杨靓、王培

04 计算机应用技术

李海松、王俊峰、龚龙庆、

刘智、杨宇军、李宝霞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单位代码:83276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65年10月,是国家为航天工程和装备发展所布局的唯一集计算机、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是中国微电子发源地之一、中国航天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奠基者、中国微系统集成技术与产品研制的先行者、中国航天装备自主可控和嵌入式综合电子系统技术领域的引领者、中国军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的中坚力量。建所59年来,创造了中国微计算机、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取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文明单位” “高技术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励1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9项。

我所坚持“人才强企”理念,始终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我所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基石。造就了全国劳动模范、“百位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罗健夫,中国集成电路专业著名专家、俄罗斯外籍院士黄敞,中科院院士沈天慧、沈绪榜等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模范人物。

我所自1978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培养了90余名博士研究生,500余名硕士研究生。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招生。

我所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指导教师力量雄厚,研究生导师5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专家20余名;有优良的实验条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有丰富的中外文献资料。

目前,我所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开拓与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欢迎有志于我国航天事业和从事计算机、电子专业科学研究的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报考。

 

二、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老师  张老师

联系电话:029-88609000转8203               E-mail: yjsb771@126.com

通信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198号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710065

 

三、招生目录

(一)报考须知

(1)2025年我所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学制4年,全日制,定向培养。

(2)我所2025年博士招生报名时间为: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4月15日,考试时间为:2025年4-5月。考试地点为:本所研究生部。

(3)考生需持《学位证》、《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到本所研究生部报名,外地考生可函报。

(4)考生须登陆研招网“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填报,如实填写本人信息和提供真实材料。

(5)2025年我所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

(6)考生须提交如下材料

①《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②《2025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政治审查表》

③《2025年博士报名信息表》

④本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

⑤两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具有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书

⑥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单(须加盖所在学院或学校学习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⑦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如CET-6、TOEFL、IELTS等的证书或成绩单)

⑧科研成果和能力证明材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论文正式录用函、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证明、承担科研情况简表、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⑨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应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简介及研究进展)

⑩学历学位证明材料: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提交本科、硕士学位证书及学历证书,本科、硕士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学位认证报告;应届生需提交本科学位及学历证书、本科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硕士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人员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二)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

教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杨靓、唐磊、龚龙庆、刘泽响、钟升、李海松


①111英语

②21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③311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

02 计算机软件

王培、钟升

03 人工智能

刘泽响、贺占庄、杨靓、王培

04 计算机应用技术

李海松、王俊峰、龚龙庆、

刘智、杨宇军、李宝霞

 


中国地质科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科学院1956年建院,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综合型地学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地质调查现代化的火车头,致力于解决我国地质矿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

中国地质科学院招收培养研究生始于60年代初,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1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具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欢迎热爱地质事业的有志之士报考我院的研究生。

一、招生计划

我院2025年招生计划约95名,招收类型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其中专业型研究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5名。最终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及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时限由招生单位规定,下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院的考生,须达到与本科毕业生相当的学术水平,如参与主持过科研课题,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奖;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6.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要求。体检在秋季入学后进行,须在我院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二)报名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毕业后保证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

3.考生的学历要求与(一)中的4相同。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推荐免试

我院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国地质科学院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章》可到“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及我院研究生院主页(网址:https://edu.cags.ac.cn/)查询。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三、报名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网上报名

1.所有报考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院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

3.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网上报名时需按照规定选择报考点。

5.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6.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7.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8.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时将认证报告提交报考点核验。

9.“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10.符合其他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11.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

1.京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2.在京考生须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

3.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4.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5.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6.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考试地点:外地考生到本人所在省(市、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进行考试;北京地区考场设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或英语二、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其中,统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和数学二)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为自命题。

4.注意事项:

(1)报考中国地质科学院招生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报考学校选择中国地质科学院,我院招生目录不区分研究方向,报名时须在备注内填写报考导师姓名;

(2)我院硕士研究生统考自命题试卷使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自命题试卷。

(3)请各位考生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https://bm.cugb.edu.cn/yjsyzsb/c/2024-07-03/806952.shtml)及我院发布的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目录进行备考。

(二)复试

我院在当年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具体考试情况和招生计划确定复试人员名单。复试考核主要是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素质考核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复试办法和程序另行公布。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三)调剂与录取

我院本着“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以及“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及录取工作。

我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有关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所有调剂考生均须通过该系统进行调剂。

我院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在复试的同时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招生工作部门、导师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学制及学习方式

我院硕士生学制3年。采取两段式培养,研究生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和住宿,第二、三学年在导师单位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和论文工作。

六、学费及奖助体系

(一)学费

每生每学年8000元。

(二)奖助学金

我院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以及资助研究生学费,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1.学业奖学金:8000元/人·年-13000元/人·年。

2.国家奖学金:根据国家下达指标评选,每年评选,奖金20000元/人。

3.国家助学金:非定向硕士生全部享受6000元/年的助学金(按月发放)。

4.专项奖学金:我院设有“程裕淇研究生奖学金”等奖项,用于奖励在社会服务活动、学习和科研工作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

5.院及培养单位设有“助研”“助管”岗位,非定向研究生在培养单位享受不少于1600元/人·月的助研津贴。

6.科技创新奖学金:我院设有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学金,按年度评选,特等奖学金奖励5万元,一等奖学金奖励2万元,二等奖学金奖励1万元。

7.在职人员不享受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

七、违规处理

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行为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八、其他事项

如在2025年度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院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九、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

邮编:100037

招生咨询电话:010-86411648 ;010-86411633;010-68992238

电子信箱:yjsyzs21@126.com

研究生院主页:https://edu.cags.ac.c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