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简介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简称:系统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单位,是在原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航天信息中心、航天经济研究中心等5家事业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的专业智库。系统院作为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早期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致力于为航天和国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智慧支撑,履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智库”职责。

立足航天和国防领域,系统院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智库单位,形成了“航天咨询”、“特色IT”、“转化服务”三大主业联动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系统院致力于系统工程、情报和战略、企业管理和工程咨询等研究,提升支撑科学决策咨询的能力水平;大力开拓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技术测评等航天服务业,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知识产权、航天精神和文化传播等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系统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83年,至今已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历程。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人。现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系统院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导师队伍,逐步形成独具航天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系统院办公场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高水平的科研设备和完备的服务设施。为鼓励优秀青年投身航天事业,研究生在读期间生活保障到位,享受助学金、免费住宿、职工食堂及餐补等多项福利待遇,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科研课题和重大工程项目实践,并获得优厚的科研补助。优秀博士毕业生可优先留系统院工作,入职优先解决北京户口,待遇优厚。  

二、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系统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系统工程, 2025年度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为国家计划内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4年。

       表:系统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081103   系统工程

5

01系统建模与仿真评估

02知识管理与情报数据工程

 

三、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本、硕所学专业与所报考专业相近,有两名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

4.报考考生仅限理工科背景学生,具备所供读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表现优异,在与报考学科相关的领域中取得较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身心健康;

6.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达到招生单位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7.申请人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所提交报名材料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报考、录取和入学资格。

四、报考须知

博士研究生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材料寄送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5日-4月27日。考生报考前认真阅读我院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博士网报系统报名,并按要求寄送报名材料。报名时间以研招网为准,仅在网上报名未寄送、未按时寄送材料者或只寄送材料而未进行网上报名者,均不予受理。

五、报名材料

(一)报名材料清单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个人简历(从大学起不间断,不超过2页,并去除个人通讯信息);

3. 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包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2000字左右。

4. 专家推荐书,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写推荐书的专家需提供职称证明材料,盖章有效)人员提供的推荐信;须分别密封并由推荐专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5.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网报系统打印);

6. 工作/学习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应届硕士毕业生应提交所在学校出具的在读及拟毕业证明);

7.考生本人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的复印件(复印件纸型为A4纸,身份证件正反面需复印在同一页面上)

8.学历及学位证明材料。本科及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供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获得者,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9.本科、硕士期间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成绩管理部门或人事部门的公章);

10.英语成绩证明材料。(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①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

②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

③IELTS(A类/学术类)成绩6分及以上;

④GRE成绩310分及以上,或者GMAT成绩640分及以上;

⑤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考试合格。

11.能证明本人的科学研究及学习能力的相关材料。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需提供论文初稿或者摘要、大纲)及研究成果(包括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等;

(二)电子材料提交

申请人须扫描全部报名材料(按顺序,推荐信除外)合并为一个PDF文件(不超过15M,命名格式为: 姓名+毕业院校),以附件形式在报名结束前发送至caeccyjs@163.com,邮件主题命名格式为:2025申请博士+姓名+毕业院校)

(三)纸质材料提交

纸质报名材料每项单独装订(左上角单钉)后依次排序(推荐信单放)。所有材料放入一个快递信封寄达我院(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1号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邮编:10048,收件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10-89061669)。为保证材料准确送到,请使用EMS或顺丰速递。过期不再接受申请,材料不全视为自动放弃申请。无论申请是否通过,申请材料均不予退还。

(四)其他说明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书面报名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上报名信息一致;我院研招办审核报名材料原件凡未通过学历(学籍)审核及其他报名材料审核的考生不列入录取名单。

六、招生选拔方式

所有报考考生均采取申请-考核制的方式进行选拔,即考生申请并报名后,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招生工作小组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组织集体审核,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综合考核阶段,综合考核内容包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术素养、培养潜质等方面,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和面试。

1.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科学素养和基础能力。

2.面试:由招生工作小组进行面试考核,专家现场独立评分,取平均分作为考生的面试考核成绩。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英语听力口语水平等。考生需提前准备10分钟以内的PPT自述,主要内容:个人基本情况、研究经历、对报考专业研究前沿的了解、个人研究计划等。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综合考核成绩以面试成绩为准,笔试成绩作为参考。

七、录取

1.系统院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结合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结果、综合考核结果、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提出拟录取名单。招生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及生源情况,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按要求进行公示。考生的各项考试、考核成绩仅对当年招生有效,未参加当年规定时间招生考核的考生不得录取。

2.招生工作小组向拟录取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 (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考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对公示无异议、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查合格者,发放录取通知书。新生于当年秋季入学。

3.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4.考核过程中各个环节成绩有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替考、或思想品德状况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有违法及违背考风考纪行为以及其他不具备培养条件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经复查仍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录取。以上情况如后期发现,已录取的将取消录取资格。

八、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83232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89061669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1号楼

    电子邮箱:caeccyjs1669@163.com

热诚欢迎有志在系统工程方面继续深造的青年朋友报考系统院博士研究生。

 

附件:

附件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附件2专家推荐表

附件3:202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审查表


附件1:


准考证编号:                    

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姓    名:


报考单位名称:


报 考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报 考 导 师:


 

报考类型

考生来源


非定向

○应届硕士毕业生

○在学硕士

○未就业人员

○科学研究人员

○其他在职人员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印制

    年    月    日填

 

 

 

说     明

 

 

一、本表由考生亲自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内容力求详尽,字迹务必清楚。如栏内填写不开,可另加附页。

二、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不详”及原因,如无该项情况,亦应写“无”。

三、单位通讯地址、本人通讯地址,不得用简称或写“本市”、“本省”等字样,以免寄发有关通知时投递错误。

四、“家庭成员”是指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

五、考生所在单位是指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非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盖章无效,一旦发现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追究盖章单位责任。

六、其它有关要求请注意招生单位通知。

七、表内“准考证编号”、“招生单位对考生报考意见”、“博士生入学考

试成绩”、“录取意见”由招生部门填写,其他内容均由考生或考生所在单位填写,填写过程中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填表说明。

 


   

   


○男     ○女

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应与准考证照片为同一底版


   


○未婚   ○已婚

○丧偶   ○离异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预备党员

○共青团员  ○群   

出生

日期

              


移动电话


家庭电话


注册学号

(在读硕士生)



办公电话


籍贯地

                          区(县)


现役军人

○是     ○不是

出生地

                          区(县)


身份证号


电子邮箱



档案所在地

                 区(县)

户口

所在地

                  区(县)


档案所在

单位名称



档案所在

单位地址

及邮政编码



现学习或工作单位性质

10行政单位     21科研设计单位

22高等学校     24医疗卫生单位

23其它教学单位 29其它事业单位   31国有企业     32三资企业

33民营企业     39其它企业

99其它

学习或工作

单位名称



本人通讯地址

及邮政编码



本科阶段

起止年月

学校及专业

学习形式




普通全日制

成人教育

自学考试

网络教育

获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

其他


毕业证书编号


学位证书编号



硕士阶段

起止年月

学校及专业

获硕士学位方式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申请学位)


毕业证书编号


学位证书编号



参加过哪些科研工作,发表过哪些学术论文(从本科阶段起)



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从本科阶段起)



           


姓名

与本人关系

现在何单位任何职务

联系方式



























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有无重大问题?



本人历史上有无问题?是否经过审查?结论如何?



                       


起止年月

学习或工作单位

学习或工作

所获学位或工作职位




○学习

○工作





○学习

○工作





○学习

○工作





○学习

○工作





○学习

○工作



               


学位授予时间


答辩日期


论文性质

 

○基础理论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工程应用及技术开发

 


毕业论文题目



硕士生导师

姓名及职称


   

答辩日期



自我陈述(限800字):

   

   

   

   

   

 

 

   

   

   

 

   

   

   

 

   

   

   

 

   

   

   

 

   

   

   

 

   

   

   

 

   

   

                                                考生签字:

 

         

 


现所在单位对考生报考意见:

 

 

 

 

 

 

考生所在单位盖章(人事章)

 

                             负责人签字:

 

                                                                   


招生单位对考生报考意见:

 

 

 

 

 

 

 

招生单位招生部门盖章

 

                                                   

 


             


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考核成绩


申请-考核制

初审成绩


综合考核成绩


录取意见

拟录取专业


复试小组意见:

 

 

 

 

 

 

 

复试小组组长签字:

 

       

指导教师意见:

 

 

 

 

    

                 

                                                            

培养单位负责人意见:

 

 

 

 

 

 

                                    字(公章)

                  

                                                             

招生单位审查意见:

 

 

 

 

 

     字(公章)

               

         


















 

 附件2:

北京市

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专家推荐书

 

 

 

 

 

被推荐考生姓名:                   

 

报考单位名称  :                   

 

报考研究所    :                   

 

报考学科、专业:                   

 

 

 

 

 

 

 

 

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年    月    日

 

推 荐 人 姓 名:                  

职          称:                  

职          务:                  

推荐人所在单位:               (此处盖章)

推荐人学科专业:                 

推荐人研究方向:                 

注:此表由推荐人手填,不能打印,直接寄往招生单位,被推荐考生本人不得查阅

推荐意见:

(请写出对被推荐人的评语,如被推荐人的业务水平、外国语水平、科研能力、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评价,以供甄别参考。如有需要可另加附页。)

 

 

 

 

 

 

 

 

 

 

 

 

 

 

 

 

 

 

 

 

 

 

 

推荐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3: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202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审查表

姓 名


性 别


政治面貌


民 族


出生年月


健康状况


毕业时间、学校及专业


所 在 单 位


何时何地受过

何种奖励或处分


本人历史上有无问题

是否经过审查

结论如何


直系亲属有

无重大问题


主要社会关系

有无重大问题


本人政治思想、工作表现,本人及家庭成员是否参加过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态度(由考生本人填写):

 

 

 

 

 

 

 

 

 

 

 

                                         考生签名:

 

                                               年     月     日

考生所在单位政审意见:(主要包括考生政治思想、综合素质及是否参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情况)

 

 

 

 

 

 

 

 

 

 

 

 

 

 

政审部门:                           政审部门盖章:

 

部门负责人:                          年     月     日

 

备注:本表请正反面打印。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5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贯彻落实教育部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确保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全、公平、科学的顺利进行特制订研究生复试办法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二条 成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组员包括负责复试的导师及科技开发部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复试、录取工作,科技开部负责制定复式办法及具体实施。

第三章 复试原则和方式

第三条 所有考生初试成绩总分、单科分均达到当年国家教育部规定的B医学类国家线的要求

第四条 调剂考生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我所将根据报考专业、初试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当年教育部调剂要求、本所研究方向、学科特色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调剂要求详见后续公布的调剂通知。

第五条 复试名额参考招生指标总数,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不少于各学科专业已公布招生计划的120%,合格生源比例不足,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复试方式:根据我实际专业的考核要求,我所将采取现场复试形式,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优秀人才。

第四章 复试时间及体检

根据教育厅要求,我所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将分开复试,一志愿考生复试录取工作在4月7日之前完成;调剂考生复试录取工作在4月28日之前完成,具体时间后续根据要求通知。

第八条 鉴于我所特殊的行业性质和要求,复试考生均需到所在地二甲及以上级别的医院体检在复试时提供体检报告(含甲肝、乙肝、丙肝检测)录取后入学时根据我所安排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者将取消学籍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

 

第五章 资格审查

 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能参加复试。审查材料包括:

1)考生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一份;

2考生准考证复印件一份;

3 应届本科生提供学生证及学校出具的在读证明一份(加盖学校公章)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学籍查验证明一份

4)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一份(加盖学校公章);

5)在校(或工作单位)期间思想政治和品德表现证明(即政审表)一份

6考生所在地二甲及以上级别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7)考生还可提供证明其学术水平的论文等相关材料,如各类英语考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知识能力有关等级证书,各种获奖证书和所发表学术论文的复印件等。

上述材料试报到进行现场查验,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复试资格。

第六章  复试流程及内容

第十条 复试流程

1.一志愿考生复试:

1)复试流程:复试当天上午8:30审核考生资料并签订《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审核通过的考生开始英语口试;英语口试结束后随即进行面试。

2)复试内容:

① 英语口试:英文问答,时长10分钟左右。

② 面试:包括英文自我介绍(3分钟以内)及导师提问环节。面试时长10分钟左右。考生将根据抽签顺序进行面试。

2.调剂考生复试:

1)复试流程:

第一天上午8:30审核复试考生材料并签订《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

10:00 英语口试;

下午13:30-15:00 专业课笔试;

15:10-16:40 英语笔试;

第二天上午8:30 面试。

2)复试内容

① 英语口试:英文问答,时长10分钟左右。

② 专业课笔试: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及生物制品相关知识,题型为论述题,共8小题,答题时间共1.5小时;

③ 英语笔试:题型为阅读理解及翻译,答题时间共1.5小时;

④ 面试:包括英文自我介绍(3分钟以内)及导师提问环节。面试时长10分钟左右。考生将根据抽签顺序进行面试。

3.考生成绩从高低择优录取前8出录取结果后在官网公示至少7日。

第十 计分标准:

1)一志愿考生计分标准:

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折合百分制)*50%+英语口试成绩*20%+面试成绩*30%;

2调剂考生计分标准:

复试成绩=英语成绩笔试成绩占英语成绩的70%,口试成绩占英语成绩的30%;英语总成绩占复试成绩的25%+专业课笔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25%+面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50%)

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折合百分制)*50%+复试成绩*50%;

第七章  录取

第十 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综合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照计分办法,公布考生成绩和排名,确定最终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我所官网公示至少7日。 

第十 资格审查不合格、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取。有精神或身体疾病既往史的,需要提前告知,如有隐瞒,我按教育部文件规定取消录取。

 

第八章  工作纪律

第十 所有参加复试及录取工作的人员都应认真、严格地执行教育部和省招生办有关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各项规定,不得有任何泄露试题和故意提高或压低考分等行为。对违反招生录取规定、弄虚作假和严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其责任,并视不同情况和性质严肃处理。

复试及录取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有直系亲属参加复试的人员,不得参加与

复试及录取有关的工作。对有违反规定行为的单位和当事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复试前对考生进行严格的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数据比对,加强考生身份审核,严防“替考”。加强导师遴选和培训,落实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工作机制,实行“一岗多控,多岗监督”机制,有效监督管控复试环节

第九章 公示与争议解决办法

第十 考生拟录取名单在复试工作全部结束后,经审核后对外公布(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官网https://www.vacmic.com/),接受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十 联系方式

郭老师 0931-8316015

第十七条 考生如果对复试结果持有异议的,需于拟录取名单公布后3个工作日内向我所提出书面复核申请,经同意后予以复核,并于5个工作日内给予考生答复。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5年硕士统考复试名单(一志愿)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王子腾832015000000039战术武器总体技术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6663124147400
2王超832015000000006战术武器总体技术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603891124313
3魏来832015000000044战术武器总体技术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475591118311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耿铭雨83201500000006512所控制科学与工程615975129324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冯斌83201500000007812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848123106335
2李伟平83201500000007712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06696109331
3王炯博83201500000005412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95613082327
4田艺涵83201500000002612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449108115326
5陈昂83201500000006912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56610796324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杜伯轩832015000000071703所材料科学与工程5848100139345
2石沐雨832015000000019703所材料科学与工程5147105138341
3李牧远832015000000020703所材料科学与工程626083121326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陈佳83201500000001511所(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6363111122359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王乙皓83201500000003413所控制科学与工程595062144315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赵誉83201500000005313所仪器科学与技术624570143320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林祥832015000000012772所电子科学与技术6161107139368
2耿豪杰832015000000011772所电子科学与技术5845121135359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单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分
1刘灵洲832015000000051创新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606497147368
2曹三博832015000000058创新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634797136343
3桑伟杰832015000000023创新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524189135317
4王玉杰832015000000007创新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625684112314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春季入学)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5年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以下简称二院)实际情况,现将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如下:

、组织与管理

二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复试录取工作,二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统筹协调和管理,各培养单位配合组织实施,进一步明确责任,各负其责,确保2025年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一)成立二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二院院长担任组长,由二院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院招生、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二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和推进二院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严格执行“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会议决定”的规程,审议决策考试招生重大事项,对各培养单位组织开展的2025年春季入学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巡查。

(二)成立研究生院招生工作小组

研究生院招生工作小组在二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具体开展工作,统一管理二院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统一监督巡查,统一审核录取名单,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三)各培养单位成立复试工作小组

各培养单位是2025年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

复试工作小组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5人组成,须由与复试专业相关的具有研究员职称专家(至少3名博士生导师,含考生报考的博士生导师)组成。复试工作须安排1名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和1名秘书,纪检工作人员与小组秘书全程参与但不作为复试小组成员,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要对本小组的复试录取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及时纠正组考不规范行为;秘书负责复试全程录音录像、协调工作进度等相关事宜。

复试分数线

1.“申请-考核”考生

初试成绩总分不低于80分。

2.“普通招考”考生

各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总分不低于210分。

三、复试时间

2025年3月11-13日,具体时间由培养单位通知。

四、复试要求

1.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把考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要注重对考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研究生院采取“函调”的方式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函调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2.各培养单位不得复试和录取低于二院2025年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的考生。

3.复试录取期间,须全程录音录像。

4.各培养单位不得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

5.所有复试材料由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

五、复试考生

()报到时提交材料

考生报到时须提交以下纸质版材料(报名时已提交纸质版材料无需重复提交):准考证;《政治审查表》;博士阶段科研设想(3000字为宜);代表性科研成果;各类获奖证书;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材料。

()报到时间、地点

考生于2025年3月10日(星期一)9:00-11:00携带“提交材料”到航天二院研究生院(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甲51号航天长峰南楼六层607室)报到。

()考风考纪要求

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研究生院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复试主要方式及内容

复试以面试形式进行,满分为100分,由各培养单位组织。

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主要是对考生一贯学业表现、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要突出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

、录取

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录取。

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当报考专业相同、报考方式相同、报考导师相同时,各培养单位按总成绩的名次排序由高到低进行录取,总成绩相同者,按复试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拟录取的考生须在3月22日前将体检报告寄至研究生院,考生须在所在地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公立医院体检,必检项目应包含基础检查、内科、外科、五官科、心电图、血液检查、胸片检查,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取消拟录取资格。

、监督和复议

(一)实行责任制度和问责制度。对在招生工作中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二院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培养单位及招生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实行追责问责,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和招生录取公正公平。

(二)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二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选派专人到复试现场巡视督查,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

(三)实行信息公开制度。二院招生计划、复试工作方案、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复试专业等信息)、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排名、拟录取专业等信息)将在研招网和“研招信息公开平台”向考生公布,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作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未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

(四)实行复议制度。

为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二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考生和社会舆论的咨询和监督。

 

研究生院咨询电话:010-88526444

研究生院邮箱:tj_yjsczs@casic.com.cn

研究生院通讯地址:北京142信箱25分箱(100854)

研究生院监督举报电话:010-68766342

北京教育考试院监督举报电话:010-82837456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春季入学)复试名单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春季入学)复试名单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单位复试专业备注
英语业务课1业务课2总分
1姚xx832215208110001
92

二部控制科学与工程普通招考“申请-考核”
2周x83221520854000168789223823所电子信息普通招考
3孙xx83221520854000285929827525所电子信息普通招考
4王xx832215208540003647868210207所电子信息普通招考
5卫xx832215208110002
92

25所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博连读
6武xx832215208540004
85

203所电子信息硕博连读
7程xx832215208110003
85

203所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博连读
8辛xx832215208540005
81

706所电子信息硕博连读
9黄xx832215208540006
88

706所电子信息硕博连读


中国航空研究院(招生代码82901)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4〕4号)、《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4号)、《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京招考委〔2025〕4号)等要求,为规范、有效开展中国航空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复试组织管理

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由研究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主管院领导、分管院领导、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院纪检与审计法律部部门负责人、相关院系所领导、所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所纪检部与审计法律部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研招复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及监督。

复试工作小组设在研究院相关院系所,在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开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

为保障复试公平、科学,按招生专业成立复试专家小组,每组不少于5位专家。成员主要由院领导、导师和相关专业专家组成。

二、复试准备工作

(一)复试专家遴选和培训

从招生导师中遴选经验丰富的复试专家,以文件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教育部、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和研究院对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要求,复试的程序、复试考查内容等。

(二)对参与复试录取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参与复试录取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培训,严守纪律,不随意发表不利言论,保证公平、公正,保持正常复试秩序。  

(三)复试的监督和复议的具体办法和形式

复试全程进行录音录像,研究院及相关院系所纪检与审计法律部相关人员通过现场或录像巡查、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如考生对复试结果有异议,可提出书面复议申请,由纪检与审计法律部门组织相关复试专家对复试过程进行重新审议并给出结论,通知复议考生复议结果。

三、复试录取办法

(一)公布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将于3月中上旬公布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具体网址为:https://yz.chsi.com.cn/

(二)确定复试名单

1.一志愿复试成绩要求:初试总分及单科成绩符合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术型工学(其他学科专业)/专业型工程管理A类国家线。

2.按照相关规定,按不低于120%的差额比例进行复试,相同专业按初试总分由高到低依次确定。合格生源比例不足时,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3.学业成绩优良,综合素质好。

4.工程管理(125601)和项目管理(125602)报考要求(报考条件须满足下列之一):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5.资格审查

考生参加复试前需按要求将复试资格审查材料(附件1)扫描版打包发送至相关院系所联系人,复试当天按要求携带原件等材料至面试现场。复试工作小组对考生的身份信息、学历信息、英语水平、健康状况、政审情况等进行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得进入复试。毕业年限、学历、学位等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责任自负;考生不按时参加资格审查及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三)复试安排

1.复试时间及地点

按《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京招考委〔2025〕4号)通知要求完成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复试时间:拟于3月中下旬进行。

地点安排: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扬州)(具体见复试通知)。

2.复试方式

复试遵循“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统一采用现场面试方式进行。

3.复试内容:

工程管理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专业综合测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以及心理测试

①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考试形式为线下闭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包括单选题和论述题两种题型。主要考核内容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内容(全会公报精神要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的六大原则;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等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五位一体”总布局等)、2024年全国两会内容(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内容)等。满分100分。

②专业综合测试

考试形式为面试,时间为20分钟。主要考察学生学业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等。满分100分。

③听力及口语测试

考试形式为面试,时间为10分钟。主要考核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聆听理解能力等。满分100分。

④心理测试,对考生进行线上测试,时间为30分钟,测试结果作为复试参考内容。

4.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录取成绩(百分制)按初试权重占录取成绩的50%、复试权重占录取成绩的50%,得出录取成绩。

计算公式:

工程管理:复试总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30%+专业综合测试成绩*50%+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20%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3)*50%+复试总成绩*50%

四、复试录取相关程序

1.复试合格考生,其复试总成绩不得低于60分,工程管理思想政治理论单科考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

2.复试专家小组对复试合格考生,将按考生“录取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根据考生个人意愿、初试成绩、复试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及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最终拟录取名单。

3.拟录取名单经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于研招网进行公示。

4.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经不少于7日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6.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录取考生入学后3个月内,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体检

体检工作在确定拟录取名单后组织,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拟录取考生需自行前往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提交纸质版原件并将电子版报告发送至指定邮箱。

六、监督

考生接待电话:15504651669(研究生院)、010-58329686(招生办);

研究院受理考生监督举报电话:010-58329655;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招生专用监督电话:010-82837456。

 

附件1:复试资格审查材料

附件2: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入学政审表

附件3:身体健康情况说明

附件4:诚信复试承诺书

 

 

 

 

中国航空研究院

2025年3月13日


 

附件1:

复试资格审查材料

1.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A4纸上);

2.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3.学信网学籍学历学位证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往届生)原件及复印件;

4.学信网学籍证明、学生证(应届生)原件及复印件(复印学生证照片及信息页、最后一页注册页);

5.大学本科成绩单(盖公章)原件及复印件;

6.入学政审表(见附件2,盖章可在复试后1周内提供);

7.考生本人签字的身体健康情况说明(见附件3);

8.考生本人签字诚信复试承诺书(见附件4);

9.获地市级以上党委或政府授予的奖励等,需提供奖状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选交)

10.职业资格证书,需提供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选交)


附件2

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入学政审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民族


学习工作

单位


档案所在单位


该生

思想

政治

品德

表现

(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工作学习态度、业务能力、诚实守信等方面)

 

 

 

 

 

 

 

 

 

 

 

 

 

 

 

 

 

 

考生所在单位组织部门或

负责人签字:                     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招生单位

审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3:

身体健康情况说明

姓名


性别


证件号码


年龄


政治面貌


联系电话


家族遗传病史

无□ 有□  若有请详述:

先天疾病情况

无□ 有□  若有请详述:

既往重大疾病史

无□ 有□  若有请详述:

既往外伤史

无□ 有□  若有请详述:

既往手术史

无□ 有□  若有请详述:

有无长期依赖药物的慢性病

无□ 有□  若有请详述:

视力情况

正常□ 异常□  若异常请详述:

是否患有色弱或色盲

是□ 否□  若是请详述:

听力情况

正常□ 异常□  若异常请详述:

传染病史

无□ 有□  若有请详述:

体质情况

良好□ 较弱□  若较弱请详述:

能否正常参加科研院所研究生学习和课题研究

能□ 否□  若否请详述:

其他身体健康情况说明


本人承诺以上填写信息均为真实情况,未隐瞒病史。若有弄虚作假,自愿承担一切后果。

 

              考生本人手写签名:             日期:

附件4:

诚信复试承诺书

本人            ,身份证号:              ,是参加中国航空研究院2025年硕士生招生复试的考生。我已认真阅读《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国航空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等研究生复试相关规定,知晓其中所有内容并郑重承诺如下:

1.保证所提供、提交的所有信息和材料是真实、准确的。

2.自觉服从中国航空研究院的复试安排,接受复试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检查。

3.自觉履行保密义务,复试期间及复试结束后,均不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

4.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考试纪律和复试规则,诚信复试,不违纪,不作弊。

5.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有关复试内容。

若本人违背上述各项承诺,本人自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承诺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航天科工十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名单

中国航天科工十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名单


单位代码单位名称姓名考生编号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柯灵睿832865082501004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黎海川832865082501057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陶盼盼832865082501026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杨西节832865082501007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刘宇青832865082501060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姚定糖832865082501036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付德832865082501044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王东832865082501071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安乾红832865082501049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李乐闯832865082501043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郑洛奇832865082501022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潘文龙832865082501055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张弘毅832865082501050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徐诗佳832865082501051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李德智832865082501034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娄义龙832865082501070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喻纪红832865082501040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李槟宏832865082501045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郭迦勒832865082501048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陈艺语832865082501006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鲁旭冉832865082501013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郝智斌832865082501059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陈虹羲832865082501053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张佐伊832865082501027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梁伟832865082501075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彭杨832865082501028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管朝宏832865082501065
8328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周开颜832865082501032


2025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74年,是在原武汉邮电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原邮电部的二大直属研究院之一,是直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100余家国家大型高科技单位之一,是武汉·中国光谷的科研核心龙头机构,是国家首批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是教育部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单位,是国家批准的博士后工作站,拥有1个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的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是高水平有特色的通信与信息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单位。20186月,国务院国资委新设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集团”),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新公司,两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信科总部设在湖北武汉,列入中央企业序列。

2022年,我院成为首批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试点单位,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在光通信、移动通信、光电子和集成电路、网信安全和特种通信和智能化应用等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在斯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产业机构全球实力排名中,我院位列Nature指数第16位。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自建院以来,承担了我国从”到“十”计划、“863计划973计划通信领域和新材料及光电子领域的大部分重点课题,并在一系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21年底,武汉邮科院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3.4万件,获得专利授权1.8万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主导制定国际标准7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508项,其中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8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数量18项;获得中国专利奖44项,其中中国专利金奖5 ;获国家科学进步奖等奖项近40项。此外还参与ITU-TIEEE-SA等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并担任ITU副主席等多个重要职位。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是集科研、生产、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机构,经国家批准为: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武汉分部)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亚太电信联盟培训中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创新型企业等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和网络于一体的通信高技术机构。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覆盖光纤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光电子和集成电路、网信安全和特种通信、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化应用技术大产业的发展格局,我院牵头的“光纤接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被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首批试点之一,并牵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发起了“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行《光通信研究》等核心期刊。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自有知识产权的光电子设计与制造技术、ASIC芯片设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光纤制造技术以及光纤传感技术为核心技术,构筑竞争优势,以提供下一代网络(NGN)、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无线移动网和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为主攻目标,整合资源,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逐步成为集传输、数据、交换、无线通信、光电器件、光纤传感为一体的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综合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创造了中国通信领域的无数个“第一”,从中国的第一根光纤,第一个数字光通信系统,第一套全系列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系统。我院牵头承担的国家973项目“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项目入选两院院士评出的国内十大科技进展。 作为国际知名的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信科集团近年来积极探索并加速ICT转型,发布了 云网一体化战略,整合了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通信网络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变革。随着云网一体化战略的落地,南京云数据中心、楚天云数据中心等都已经投产使用,其他大型云数据中心布局的步伐正在加速进行中。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9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均实现了产业转化。作为国内领先的光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光电子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全球排名前五的知名光器件供应商。全系列光传输产品和系列光纤光缆产品的市场份额均位居国内制造商前列,光纤、光缆年产能双双跨越三千万芯公里,并实现了对海外市场的大规模出口,成为中国光纤光缆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作为中国FTTx产业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主要标准制定者,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提供互联网、语音和视频等三网融合业务的全套FTTx解决方案,始终引领光纤接入产业的发展方向,保持着国内FTTx技术和市场双领先地位。近年连续获得“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第一名。我院的品牌影响力已延伸至智能化应用领域,成为国内运营商和行业客户智慧应用和物联网产品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之一。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培养通信、电子、软件领域的高级研究开发应用人才为己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院极为重视,习近平、胡锦涛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我院视察。20184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我院,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和举国体制,坚持不懈做下去,更主动、更快一点、更好一点。研究生培养采用产学研深度融合、多导师协同、三段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的ICT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丰富、研发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依托我院宽厚的科研实践平台、前沿的研究课题,研究生在培养阶段参与核心科研项目研发,研究生毕业前都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的学术论文。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为中国的通信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该领域专家、骨干,活跃在科研、生产与市场的第一线,其中也包括国家通信领域的专家和大型企业总裁(吕卫平、毛谦、徐杰、刘运尧等),同时我院毕业生中也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先锋我院2003届毕业生张晓峰作为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为旌科技,专注于智能感知SOC芯片及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高端智能感知芯片的国产替代;2006届毕业生彭承路通过盘活呆滞库存缓解缺芯问题创建了华中地区最大的芯片现货交易服务平台(抓现货);我院2016届毕业生张霁2020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获得最高年薪201万元职位。

作为工信部、商务部及科技部指定援外培训机构,我院从1994年起至今,共承担各类涉外培训项目百余期, 目前每年接待来自亚、非、拉、欧、大洋洲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余名高级技术人员和官员,我院研究生都有机会参与援外培训各项工作,帮助研究生扩大视野,获得援外奖学金,参与援外培训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还为申请国内外知名大学读博的成功获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通信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须在当年入学报到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

3.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 

报名工作按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 初试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进行。

2. 考试科目详见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 初试成绩达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复试分数线者,方可参加复试。复试内容、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录取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士生的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其他 

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招收的硕士生为全日制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学制均为2年9个月,春季毕业。最长(含休学)不超过5 年。

2. 学术学位硕士学费共2.8万元(前两年学费每年1万元,第三年学费为8000元);专业学位硕士学费共3.6万元(前两年学费每年1.3万元,第三年学费为1万元)。 

3.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信息全部在研招网及“武汉邮科院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发布,请考生及时注意信息的更新。2025年度如国家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院将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4. 我院不委托任何社会机构或人员进行研究生招生工作,请考生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我们热忱欢迎计算机、通信、网络、软件、电信、光信、自控等相关专业的有志青年来我院学习、工作,为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单位代码:84011  

单位名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Email:lincenpark@163.com   

通信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430074     

研招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招生网址:https://www.cict.com/p1/JoinStudents.jhtml

 

 

联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余老师

招生主管

027-87691286

程老师

研究生管理部主任

027-87691543

潘老师 陈老师

研究生管理部行政老师

027-87691546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非定向)

 

专业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

计划人数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080901

物理电子学

 

1光纤通信技术

2物联网技术

3 光电子器件与模块

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1信号与线性系统

 

专业课:

501微机原理应用

502脉冲与数字电路

503计算机网络

504物理学(电磁学、光学)

501502503504任选一门)

 

综合测试:

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综合素质面试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4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卫星定位技术与应用

6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7 光纤与光波导技术

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3 通信原理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1 光通信系统

2软件工程

3大数据与云计算

4嵌入式系统

 

 

4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3 通信原理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5下一代网络技术

6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7 移动互联网技术

8 人工智能

2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1信号与线性系统

0810Z1

信息安全

 

9.通信网络安全

10.网络渗透技术

11.网络信息内容分析与管理

 

 

1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2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非定向)

0854

电子信息

 

 

1集成电路

2光电信息工程

以教育部批复为准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二

 301数学二

803 通信原理

3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4网络与信息安全

 

以教育部批复为准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二

 301数学二

 801信号与线性系统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参考书目

1. C程序设计》(第五版)(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规划教材),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信号与线性系统》参考书目

1.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信号与系统考研指导》,吕玉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三、《通信原理》参考书目:

1.《通信原理》(第七版),樊昌信,曹丽娜,国防工业出版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三院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以下简称“三院”)成立于1961年,隶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集预研、研制、生产、保障于一体,配套完备门类齐全的飞航技术研究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壮大,三院逐步形成了本部位于北京,涵盖天津、黑龙江、河北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欧洲卢森堡等国家的产业区域布局。

建院以来,三院发扬航天精神和“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飞航精神,按照“基本型、系列化”的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从仿制改型、自行设计到自主创新的成功发展之路,创造了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历史上多项第一,多型装备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军9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接受党、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检阅。

三院现有在职职工25000余人,拥有5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5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出了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产生或走出了10位两院院士,7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60余位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及学术技术带头人,500余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百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三院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6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7项,一等奖14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5项。拥有15个国家级、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整体设计、动力、制导与控制等核心专业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院1983年开始自主培养研究生,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培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科研单位。在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3个专业类别招收培养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5个一级学科招收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有研究生导师二百余名,已培养1600余名硕士研究生。一大批毕业生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长为科研技术负责人,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研究生在读期间,享受较高的助学金及其他福利待遇,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地方,欢迎莘莘学子报考。

二、报考条件

报考三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三院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招生方式及报考要求

三院2025年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

(一)硕博连读

招生对象为三院2023级在读硕士生。除满足报考基本要求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已修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和指定选修课,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不得有重修科目,成绩优秀。

2.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3.综合表现优异,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研究潜力。综合表现由培养单位根据申请者已取得的课程成绩、学术成果、学术专长、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等审核认定。

4.综合表现考核成绩80分以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顺利,开题评审一次通过,阶段考核合格。

(二)普通招考

2025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为“申请-考核”制。参与“申请-考核”制的招生对象除满足报考基本要求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硕士研究生毕业且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报到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2.申请者本科和硕士期间所学专业原则上应与报考专业类别相同或相近具备所攻读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表现优异,在与报考学科、专业类别相关的领域中取得较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

3.申请者的学习经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高水平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学历教育硕士毕业(应届硕士生必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本科、硕士毕业专业和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4.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较好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适当放宽申请条件,须报三院招生领导小组审批。

报名

(一)报名时间(于2025年9月入学)

报名时间:2025年317-2025年428

(二)报名方式

三院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网报系统进行2025年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考生须提交报名材料、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方可参加考核。

(三)提交报名材料(所有材料均为非密)

     1.硕博连读

① 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② 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③ 两名所报考专业领域的正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信;(注:报考的博士生导师不撰写推荐信,如申请者报考博士生导师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为不同老师,其中一封推荐信原则上由申请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撰写。)

④ 个人陈述一份(格式不限,不少于1500字),内容包含本人的学习、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与目标,学术或专业背景及兴趣,科学研究设想职业目标和规划等;

⑤ 开题评议结果,其他材料复印件如已获得的奖励证书、外语水平证明、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等其它可以体现本人学术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材料。

自培硕士生需将以上材料按规定时间交报考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

2.普通招考:

考生需将以下材料4月28日前邮寄至三院招生办公室:

① 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② 工作或学习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③ 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④ 身份证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还需提交学生证的复印件);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及相应的学信网认证报告应届生硕士提供在籍学生证明或学籍验证报告复印件

⑤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或档案保存单位盖章)、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⑥ 个人陈述一份(格式不限,不少于1500字),内容包含本人的学习、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与目标,学术或专业背景及兴趣,职业目标和规划、攻读博士期间科学研究设想等;

⑦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往届生还需提供结论部分;

⑧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期刊封皮和目录复印件,已录用未刊出的论文复印件和录用证明复印件。如论文已经被EI或SCI收录,需提供文章检索证明复印件;如论文发表的期刊为EI或SCI刊源,但论文尚未检索,则需提供期刊为EI或SCI的刊源证明复印件以及文章DOI出版号;

⑨ 硕士期间及以后获得的奖励证书、参与科研项目佐证材料、已取得授权的专利证书、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奖励证书等复印件,可以体现本人英语水平与学术能力的其它相关材料。

(四)网上报名

考生提交报名材料后,我单位进行材料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我院将通知考生进行网上报名。考生需按我院要求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和确认,研招网开通时间另行通知。三院不收取报名费。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消报考、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核及录取

(一)材料审查

1.硕博连读:初审专家组对申请者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并给出审核结论。

2.普通招考:实行“申请-考核”制初审专家组对申请者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并给出审核结论

(二)复试录取

审核结论合格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时间安排在2025年5-6月上旬,复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由各培养单位确定,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通知考生博士生的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招生专业目录

三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类别代码、名称及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培养

单位

拟招生

人数

备注

0854电子信息



11


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惯性导航技术

三部

 33所

35所

8357所

11


导航定位技术


量子信息技术


半球谐振陀螺技术


微惯性仪表设计


惯性系统设计


雷达成像与识别技术


雷达系统设计及信号处理技术


飞行器智能探测处理与制导技术


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


认知干扰对抗技术


通信与测控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微系统


085406

控制工程

全电驱动与伺服技术

33所


自动化与电力传动


085408

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成像与探测

8358所

303所


光电与红外探测


光学制造与检测


光电信息工程


0855机械



9


085504

航天工程

智能装备及体系总体设计

三部

301所302所

9


飞行器总体设计


飞行器先进制导控制技术


飞行器智能协同与控制技术


飞行器制导信息融合技术


电磁信息控制与效应


飞行器先进制造技术

159厂

239厂


085506

兵器工程

水中兵器总体设计

三部

301所


武器装备系统设计


兵器先进发射理论与技术

8359所


0858能源动力



4


085804

航空发动机工程

航空发动机总体及气动热力技术

31所

4


航空发动机结构与可靠性技术


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


085806

航天动力工程

冲压及组合动力总体及燃烧气动技术


冲压及组合动力多模态控制技术


冲压及组合动力结构与热管理技术


七、其他

1.三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招生人数包括硕博连读生和统一招考生。

2.三院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学习年限6年(含硕士阶段),最长不超过7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博士生在读期间不收取学费、住宿费,并享受8000//月的研究生助学金和其他各类奖学金。

3.三院研究生招生信息全部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简称“研招网”)进行发布,最终以研招网发布为准。请考生进行查询,及时注意信息更新。

4.教育部不允许考生同时被两个或以上招生单位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5.我院实际录取总人数以及各博士生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

6.相关信息:

单位代码:83241

单位名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话:010-68191133  

E_mail  : yjsht03@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7200信箱3分箱教育处 

   编:100074

联系人  :王老师  

7.各培养单位联系方式

序号

单位

联系人

电话及电子邮箱

1. 

第三总体设计部

陈老师

010-68377435

yjs_htsysb@163.com

2. 

第三〇一研究所

张老师

010-68742735

ktjs301@126.com

3. 

第三十一研究所

谭老师

010-88538551

31hr@sina,com

4. 

第三十三研究所

老师

010-68375437

casic33s@163.com

5. 

第三十五研究所

老师

010-68377934

yjszs35@163.com

6. 

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老师

022-58168030

zhaosheng8357@163.com

7. 

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老师

022-58168573

zhaosheng_8358@163.com

8. 

第八三五九研究所

老师

010-88527112

yjs8359@126.com

9. 

第三〇三研究所

老师

010-68190948

ht303@263.net.cn

10. 

一五九厂

穆老师

010-68375774

bjxh_hr@***

11. 

二三九厂

张老师

010-88103545

Peixun239@163.com


附:

报名登记表、专家推荐书格式下载:https://qr61.cn/oqkgnQ/qDUOWVR。

立即咨询